技术支援
关于我们
登入联络销售
UD Blockchain
InfiniAI
网络安全
云服务器
网络
云端寄存
专业解決方案
UD Blog
登入联络销售
技术支援
关于我们

UD Blog

专业文章及见解,揭示科技领域的一切

银行连环暴雷的觉醒



自上次 USDC 脱勾事件才两周,传统金融世界已有着翻天复地的变化,银行连环暴雷,银行债劵一夜归零。先是 3 月 12 日,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紧急发声明,表示会为硅谷银行等银行保底,储户保证 100% 存款可取回,该声明的确保住了储户的业务,受事件波及的 USDC 一度重新与美元挂勾。

然后事件令到公众对银行信心急跌,波及各国银行,提款潮不断,终于在 3 月 19 日传出瑞士信贷集团告急,要么央行救助,要么就破产清盘。

ad-banner1

瑞士政府反应也极为敏捷,在两日时间就拉拢瑞银集团,以逾 3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长期竞争对手瑞士信贷集团,政府为了达成这笔交易,先会向瑞银集团提供逾 90 亿美元,以弥补瑞银收购瑞信可能蒙受的部分损失;额外再借给瑞银逾 1,000 亿美元的流动资金,瑞银可谓佔了便宜又卖乖,长期竞争对手一夜倒地,还成了救活瑞信一众储户及股东的英雄。

遗憾的是,瑞信被救活了,一群瑞信的债主却成为了替死鬼,承担了所有损失 — 瑞银愿意收购,必要条件是要监管机构将瑞信 173 亿美元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撇帐,可怜是一众投资者,明明手持优质债券,却一夜变成废纸,延伸至债劵市场大乱,一大堆银行额外一级资本债券遭恐慌性抛售,整个银行业市场都被情绪主导,价格大上大落。

 

比特币白皮书

「网际网路贸易已经变得几乎完全依赖金融机构作为可信任的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尽管对于大部分交易这种系统运行得足够好,但仍需忍受基于信任模型这个固有缺点。比特币是一种完全的点对点电子货币,应当允许在线支付从一方直接发送到另一方,而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

 

去中化金融的觉醒 你的财产真的属于你吗?

同一时期,比特币却没有受到以上种种事件影响,而是从低于 2 万美元的价位,回升至 2.7 万美元。是次升幅,市场解说是资金避险。笔者却更觉得,这是去中化金融的觉醒。

试代入一个虚构角色,想像一下,如果你将自己所有的流动资金,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现金储放在硅谷银行,第二部分购买了瑞士信贷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馀下一部分放在美国其他银行好了。

于是你刚经历了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正苦恼地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申请取回那被困于硅谷银行的资金,瑞士信贷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却一夜归零,结果你手上馀下的流动性,你还愿意放在美国银行吗?

美国一天仍处于加息周期,任何一间银行可能会因为在低息周期买入低回报的美债,而出现帐面亏损,只要银行挤兑,帐面亏损就要变成实现亏损了,这已经不是独立某间银行的单一问题,而是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你还愿意陪银行去冒这个险吗?


银行饮鸩止渴 美元持有人将「温水煮蛙」式失去购买力

也许你会反驳,美联储和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不是救了硅谷银行吗?再有其他银行出事,他也一定会救助吧?

首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资产,不到美国所有银行总存款的 1%,多几间银行暴雷,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否都有资金去救,这是一大问题。美联储也有很自知之明,为免再有更多银行投降,率先推出了新的预防银行挤兑融资工具—银行定期融资计划 BTFP,以及更新现有借贷机制。两个计划最大亮点,是允许银行以债券的面值作为抵押。

用白话去演绎:「买国债变负资产不用怕,美联储按买入价借钱给你,给你度过难关,不过你还得缴我利息,日后慢慢还。」结果大家可以想像到,银行和美联储借款额激增十倍,两周就把美联储半年努力缩表的钱派出去,市场也解读此为另类量化宽松,笔者却认为,此举比量化宽松更差。

这次银行暴雷,就是因为加息导致债劵利率不吸引,再加上缩表,原本由美联储承接的债劵没有了支持,银行才变负资产,现在美联储借款给银行,就如饮鸩止渴,流动性不足是解决,亏损却更大了,千疮百孔的银行要如何才能翻身? 要么就是更大规模量化宽松,要么就是把问题延后一两年,找一两间「金融机构」埋单,你说哪一种选择更好?

早在比特币白皮书,已经指出依赖金融机构的信任模型为固有缺点。要抗衡这个缺点,人类需要一个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并且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储存电子货币价值。到底白皮书中所指的「金融机构」,是近日连环暴雷的银行业,抑或可合法印制美钞的美联储?这个问题值得持有美元的读者们好好思考了。
 

更多區塊鏈方案資訊



 


UD Blockchain 通讯

获取最新的区块链丶加密货币及数字资产资讯,了解全球市场动向,万勿错过!

UDomain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