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

unBLOCK the future
unCHAIN opportunities

BRC-20 的機遇 — 讓比特幣也玩得起智能合約


Chinese version only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does not provide English version.
 

「BRC20 代幣 Ordi 價格突破 10 美元,市值突破 2 億美元」的文章,在各大社群流傳,仿佛大家都在歌頌這個 BRC20 代幣的成功故事。然後,細心看看流動性與交易記錄,不難發現這些代幣持有人,只是鏈上富貴,神話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創造。我們暫且放下創富夢,先看看 BRC-20 究竟對比特幣網絡帶來了什麼機遇。

比特幣在加密貨幣市場的地位無可取替,有「加密黃金」之美稱。然而,當以太坊在玩轉智能合約時,創造出人人皆可發幣的 ERC20 協議,以及風靡全球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比特幣網絡似乎顯得有些落伍。

事實上,比特幣的創新也在緩慢前進,比如閃電網絡、Stacks,以及 Ordinals 協議,經過 Segwit 和 Taproot 兩次升級,比特幣終於實現了在區塊鏈上記錄任意數據的功能。

而 BRC20 是比特幣網絡上發行同質化代幣的實驗性格式標準,由 Twitter 用戶 @domodata 於本年 3 月 8 日以 Ordinal 協議創建。終於,比特幣也能像以太坊一樣,擁有自己的鑄幣標準!

不過,因為比特幣網絡不支持智能合約,所以 BRC-20 只能利用 Ordinal 協議來實現代幣合約、鑄造和轉移。不管怎樣,總算是找到了一個讓比特幣玩起同質化代幣的辦法,為比特幣網絡上創造出一個新的里程碑。

近日比特幣鏈上日交易量屢創新高,單日交易量達到近 67萬筆,而當中超過 60% 的交易量,均與 Ordinals 協議相關,手續費和區塊獎勵也大幅飆升,礦工可謂此次創新的最大得益者。

對於近日 BRC-20 的熱潮,除了機遇外,筆者更關注是當中引伸的監管風險。要知道,比特幣之所以沒被 SEC 盯上,是因為它的「先天不足」,而 BRC-20 去補救了其「先天不足」,技術上目前未看到超越以太坊之處,卻可能如以太坊一樣,變成 SEC 眼中的一個未註冊證券市場,那就真的是福不是禍,是禍擋不過了。

BRC-20 無疑令比特幣網絡多了幾分趣味,然而其引伸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投資者別因為一時的 FOMO 而盲目跟風,時刻緊記 DYOR,畢竟在加密產業的世界中,機遇與風險總是相伴而行。
 

Talk to our blockchain experts to launch your projects today!


 


UD Blockchain Newsletters

The smart way to stay informed on how blockchain, cryptocurrencies and digital assets are transforming global business!

UDomain Whatsapp